中工网讯 4月7日,2025年西安市劳模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培训工作班开班。此次劳模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培训班采用“工院共育”的培训模式,全年计划组织6期。555名市级及以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秦工匠、西安工匠获得者和优秀职工代表等将分批次参加学习。
4月14日起,全市优秀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班也将陆续开课。今年,市总工会全年拟计划组织7期,每期设置2个培训班,内容包含电工技能、信息技术、班组长管理能力、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等,每期培训周期为5天,采用2天线上学习+3天线下集中授课方式进行,预计培训超700人次。
据悉,为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帮助劳模工匠型人才开拓视野、创新思维、提升素质,推动职工素质不断提升,自2023年起,市总工会开展了全市劳模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培训、优秀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两年来,通过“线下+线上”“市内+市外”相结合的“工院共育”培训模式,共计培训各类劳模工匠、优秀产业工人约2500人,涉及培训工种16项,补助培训资金400余万元,切实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和职业荣誉感,有效提升了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拓宽了职工由“工”变“匠”的成长通道,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为全市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劳动者报全媒体记者 臧慧 实习生 刘蔚)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