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500公里生死竞速!多学科一体化救治破局“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27:00    

3500公里生死竞速,40余小时颠簸奔赴……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凭借多学科一体化救治体系,成功为81岁新疆和田高龄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突破脑出血合并骨折的手术禁忌,让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危重病症不再是绝路。

八旬老太闯关“生死关卡”

3月7日,新疆和田的一位81岁老人突发意外:脑出血后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这种髋部骨折对老年人而言如同“生死关卡”——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髋部损伤,对高龄患者而言危害极大,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否则会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然而,脑出血叠加骨折的复杂病情,让当地医院束手无策。

“我们当地医院给出的结论是:手术风险太大,建议保守治疗。”家属回忆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属在了解到西安市红会医院曾创造多项骨科救治纪录后,毅然决定跨省求援。历时3天40余小时救护车运送,最终抵达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

多学科团队“破局”手术禁忌

面对这例“叠加多重死亡风险”的病例,西安市红会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一体化救治程序:急诊科柳林医生团队第一时间评估病情,将患者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稳定生命体征;麻醉科吴刚主任设计“精准血压调控方案”,既要避免脑出血加重,又要保障手术麻醉安全;创伤骨科薛汉中主任团队制定“微创关节置换+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方案,同步预防肺栓塞;重症医学、神经内科全程监测颅内出血变化,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这类患者通常被视为‘手术禁区’,但多学科协作让我们能突破常规。”闫亮副院长介绍。

让“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不再是绝路

入院后第7天,手术如期进行。在麻醉科精准调控下,创伤团队仅用半小时完成髋关节置换,同期植入下腔静脉滤器。4月3日顺利进行了左下肢静脉取栓及球囊扩张术。

“多学科团队不是简单的‘多科室会诊’,而是形成‘思想统一、行动协同’的作战单元。”王彦军主任强调,这种机制让各专科突破传统边界,为患者量身定制“生存链”。

目前,该患者已转入康复阶段,家属黄先生激动地说:“3500公里的奔波值了,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

从新疆到西安,3500公里见证的不只是地理跨越,更是医学理念的突破。西安市红会医院以多学科团队为“利刃”,在生命禁区劈开希望之路,为高龄危重患者点亮重生之光。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医学模式,或将重新定义急危重症救治的新边界。

(记者 李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