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风又绿陇中地
——二〇二五年定西市干部职工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侧记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魏璐
春回大地万物苏,正是播绿好时节。4月8日下午,市、区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市区各部门、单位部分干部职工及相关乡镇(街道)干部职工共3000余人,在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观景台植树点和部分学校及乡镇街道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用3.6万余株云杉、连翘和红梅杏,在这片海拔2100米的黄土梁峁间,续写着“绿满陇中”的春日序章。
植树现场热闹非凡,随着一声令下,大家迅速响应,自发地几人结成一组,分工清晰明确,配合默契无间。加油鼓劲声、铁锹铲土声、水桶碰撞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劳动乐章。印着“绿满陇中”的红旗猎猎作响,与穿梭其间的橙马甲、绿树苗共同绘就了春日最鲜亮的画卷。
“挖坑要深,回填土要踩实,保水膜必须紧贴根系!”市林业和草原局技术员杜富手持铁锹,在陡峭的山坡上来回奔波,认真指导着每一个植树步骤。在他身旁,云杉容器苗已经褪去了保湿袋,笔直的树干犹如利剑直插云霄,根系所包裹着的营养土散发着淡淡的腐殖质气息,那是生命即将蓬勃生长的信号。
杜富介绍道,“我们通过‘四大一覆’标准——也就是挖大坑、栽大苗、施大肥、浇大水+黑膜覆盖,确保树苗的成活率超过90%。”质朴的话语,满含对绿色事业的担当与期许。
“你看这黑膜要压严实,就像给树苗盖床保温被。”不远处,青岚山乡林业专干赵丽红正手把手教大家培土,“看着眼前的大山变得越来越郁郁葱葱,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现在巡山时能听见山鸡叫,这就是生态建设者最幸福的收获。”
“云杉的气孔夜间开放吸收二氧化碳,这种特性特别适合干旱地区……”在另一块区域,凤翔学校的学生们围成一圈,认真聆听着植树知识。
八年级学生李子光正和同学们搬运树苗,他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上,仍专注地扶正云杉,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豪,“以前总觉得生态保护是大人的事,今天亲手种下树苗才明白,我们青少年的每一铲土都在改变世界。这些‘绿色卫士’不仅会守护着我的校园,也将守护整个陇中的春天。”
在远处一块陡峭山坡处,甘肃园春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振新向记者介绍,“此处地势险峻,人工难以作业,我们便启用无人机吊运树苗,既提升效率,又保障人员安全。”科技手段的运用,无疑为这场绿色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底,定西市林草覆盖率达42%,水土保持率达68%,一幅美丽定西的生态画卷正缓缓铺展。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魏永燕抬手拭去额头汗珠,指着远方说道:“看,眼前这片混交林,日后将构筑起立体生态屏障。”截至目前,全市已栽种212万株义务树苗,完成230公里通道绿化,造林封育7.25万亩。
“每一株幼苗都是生态系统的‘钉子户’,钉住了水土,钉住了希望。”魏永燕站在山顶远眺,层层梯田顺着山势蜿蜒而上,新翻的黄土层泛着润泽光亮,新栽的树木绵延成线。山风掠过,送来若有若无的松香,仿佛黄土高原沉重的呼吸正变得轻盈。在300万陇中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绿满陇中”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