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四书五经的价值,原来古人一直都在构建想象中的共同体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04 22:52:19    

儒家学说就是在周代这样一种封建土壤里成长起来的,秦汉以后废除封建制,改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修齐治平”就没了着落,旧理论和新社会越来越不合拍,于是我们会看到有三种情形贯穿秦汉到明清的历史:一是不断有儒家学者号召恢复封建制,引起一轮又一轮的争论;二是儒家学者会做出另外一种努力,把旧理论重新解读,让它适应新的社会格局;三是即便有哪位皇帝真想以儒家学说治理天下,最后也不得不外儒内法。

前文中介绍过,周代形成的社会体系,由天下观,宗法制度与父系母权的家庭结构组建的,这最核心的其实是祖先崇拜的信仰。

这就可以看出

第一种方式是以信仰为核心,不顾现实变化而恢复当初的制度。

第二种方式是保留信仰为思想核心,为了应对现实变化而将它改良,来适应现实。

第三种方式其实是以儒家思想来维持现实稳定,以法家思想来维护宗法制之外的体系维护。

同样是改良来适应现实。

也就是说,维护信仰是人类族群最核心使命,因为它可以让人们在现实流变中寻找到精神依托。

南宋的朱熹提出来的四书五经之所以被后世人列为儒家经典,其实是在信仰体系遭遇严峻挑战之后,才不得已让来自各个层面的人来维护它。也就是需要更多人加入去维护这个文明系统。

这个挑战来源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南宋出现的四书五经真正得到拓展的是明朝乃至清朝?

朱熹死后六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蒙古汗国。

朱熹

最早统称“六经”或“六艺”,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很可能是上古的曲谱,口传心授,没有书面记载——无论如何,它很早就失传了,于是“六经”就只剩下“五经”。四书以及近思录都是为了降低这个准入门槛。

汉武帝独尊儒术,置五经,这是当时政治斗争掀起的一大波澜。

四书五经一直是儒家思想的最核心要义,它生成的时代也是儒家思想两次成为官方思想的时代。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时候,整理出五经其实是给当初被燔书阬儒之后的破坏之后对思想经典的重塑。

具体五经的用处,简单地说,诗经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谈话方式,当然也是给人们的沟通设置门槛。

诗歌不属于个人,而属于群体。它是群体当中的一种仪式语言,而无论仪式的目的是什么——通常都是敬神——这种神奇的语言有一种催眠术一般的魔力,使所有人的情绪得到纾缓和释放,进入一种类似于共振的状态。就是在这些仪式的反反复复之中,群体凝聚力不断得到巩固,而仪式带来的那种热恋一般的感觉在仪式结束之后依然不会完全消退。

从人类学角度为诗定义:形式上有韵律,内容上有朦胧感的语言就是诗。

诗歌作为仪式语言在部落社会当中起着凝聚人心、促进繁衍的作用。

诗性语言比理性语言更具说服力,这是我们“原始大脑”的基本认知模式所决定的。

《诗经》首先是有助于教化的,所以才赢得了尊崇。

尚书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汇集,内容主要是重要领导人在重要会议上传达重要指示和重要精神的重要讲话。也就是说,它讲述了上古圣王的行政方略,这是让人们了解上古时期的君臣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与民众的关系。

周礼是让人明白当初人们是怎么交往的。有什么礼数?

礼的核心意义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使所有人各安其位,谁也别做非分之想,以此来维护宗法社会的和谐稳定。

周易是让人们记住祖先是怎样与上天沟通的。追求的是对一件事情的掌控欲,它只能笼统地对吉凶的暗示。当然,很可能是当年在雪原中判断吉凶用的,它只是满足人的一种追求确定性的心理。

春秋是为了让人们熟悉信仰衍生的宗法环境。

可以说,五经其实是在想象中建构一个宗法共同体,它的核心是守护信仰祖先崇拜。

也就是说,在想象中重构春秋时期的封建社会体系。

五经

到了南宋朱熹的时候,同样需要整理出一些经典作品来奠定儒家学术地位,就衍生出了四书。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经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四书是从五经中编辑出来,专门为宋朝的知识分子量身定做的理论性著作。

这其实都是为了一个原因,那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核心价值观-------安定。

人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的满足,也需要精神的安宁。

《礼记》原文中说,礼的核心意义,就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这就是一个稳定的社会中的需求,各安其位才能安定。

当然,有一个区别是宋朝人已经进入平民社会,于是,需要思想覆盖的区域增多了,那么,对于平常人来说,就只能被迫把经典的难度降低,才有可能让更多人进入。

这是为何朱熹在裁定近思录之后,又从五经中整理出四书的原因?

也就是说,四书本来就是为低需求人群设定的。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与近思录中的北宋五子一样,四书中的孔子、孟子、曾参、子思,也同样是给新加入维护社会体系的学子以榜样,也让人们了解思想家的思维方式,共同为维护宗法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恰恰也反映出现实对于信仰的挑战其实是非常严峻的,需要加入更多的人来维护这个体系。

四书五经

其实这一点我们早在历史上可以看到,儒家经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公羊传》、《穀梁传》、《左传》这三部书原本属于“传”,附属于《春秋》,后来,华丽升级,都成“经”了,《春秋》被拆散在“三传”当中,自己不再单算一经;这其实也有当脱离社会现实后,春秋就必须借三传,尤其是左传来描述当时的生活状态,以此来给思想做基础。

除此之外,《礼记》和《周礼》也成“经”了;《论语》原本属于诸子书,但随着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论语》也就毫无悬念地成“经”了;圣王以孝道治天下,所以必须升级一部《孝经》;唐朝又把一部字典一样的《尔雅》升级为经;宋朝再加一部《孟子》,“成经”的修行终于到此结束。我们掐指一算,一共十三部,这就是“十三经”。

这些其实也是由于社会现实的变化,让人们越来越不熟悉当年的场景,于是,就不得以必须得用一些想象的方式来重现当初的现实。

这其实我们可以参考现在的穆斯林国家,他们也是通过想象的方式重现古兰经中描述的状态。

犹太教也一样。

说到底,就是在现实流变中想要保留人们最初的记忆。

在基因学中,任何一个生命体都会保留一些核心信息。

这样的局面必然会出现分裂,因为人们对于现实的理解不同,就会衍生出激进与保守两个人群。

这是党争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