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翻山越岭2小时 带电作业守护电网安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2:1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通讯员 李璐 孙超

4月3日,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带电作业人员踩着崎岖山路,肩背人抬数十斤重的工器具,艰难挺进大山深处。他们要赶在清明假期到来前,带电消除500千伏马嵩Ⅱ线108号杆塔处一绝缘子串导线端碗头销子缺失缺陷,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500千伏马嵩Ⅱ线起始于500千伏马寺变电站,止于500千伏嵩山变电站,是洛阳到郑州的一条重要输电通道,在保障豫西、豫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08号杆塔是在山顶上,车辆根本进不来,全靠两条腿。”该公司输电运检部输电检修班副班长刘阔说,他们要翻越数座山岭,才能到达作业地点。

为确保带电作业安全完成,天刚蒙蒙亮,刘阔就带领班组成员踏上征程。清晨7时许,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这支队伍已抵达山脚完成集结。随后,队员们或扛或抬,带着沉重的工器具踏上了上山之路。

循着输电线路深入山区后,作业队伍被齐腰高的干枯灌木丛、荆棘丛包围,横七竖八的枝杈不断刮擦着工器具、工装,甚至不时抽打在队员们的脸上。山路崎岖,沟壑纵横,队员们不得不一边开路,一边小心护住携带的装备,艰难前行。9时许,队伍终于抵达位于山顶的作业地点。

“风速1.5米每秒,湿度39%,符合带电作业条件!”9时55分,刘阔盯着热电风速仪屏幕上不再跳动数字说。

“好,现在集合观看安全警示视频。”一旁的工作负责人刘琦点开手机中预存的事故案例视频,队员们神情凝重地围拢观看。

据刘琦介绍,为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他们在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的基础上,新增观看事故警示视频环节,两项流程全部完成才能开始作业。

10时40分,随着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作业人员韩旭操作多旋翼无人机,将直径12毫米的绝缘牵引绳精准投送至缺陷位置附近导线。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等电位作业人员杨东辉穿戴全套屏蔽服,乘坐电动升降装置开始向500千伏带电导线缓慢接近。

不一会,随着“滋啦滋啦”的放电声,杨东辉已与带电导线实现电位平衡。只见他熟练地收拢身体,双脚精准落位在导线上,随即低头俯身沿着导线稳健前行,直达作业点。12时35分,历时2个多小时的精细化作业,缺陷顺利消除,保障了线路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