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德州市城建档案馆在全国城建档案工作会议上分享创新经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9:08:00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王中强 德州报道

4月1日,全国城建档案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会议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任务,共同探讨城建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德州市城建档案馆作为山东省代表,受邀在会上做经验分享,详细介绍了德州市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建档案工作,通过政策推动和规划引领,积极探索城建档案管理机制的创新路径。德州市城建档案馆以“聚、通、用”为核心,构建了新时期城建档案发展的新机制,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聚”为基,夯实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德州市城建档案馆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标准化途径最大化形成城建档案信息数据库。通过出台《德州市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从提升建设项目档案质量和管理水平入手,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馆内强化统一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标准,确保建设工程项目资料从形成归集到整理移交全过程规范化管理。馆外通过实施全市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建设项目档案征缴、重大建设项目挂图督办等措施,推动全市城建档案馆库建设、软硬件设施、机构设置、人员队伍、信息化建设等全面提升。目前,全市11个城建档案馆已全部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新增档案电子化、档案利用网络化”,电子档案实现集中管理。

以“通”为径,推动数据多维共享

德州市城建档案馆通过“网网对接,馆馆互通”计划,推动城建档案信息数据的多维共享。横向方面,开发跨部门平台系统对接端口,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纵向方面,推进县市区城建档案系统平台网络化,实现全市城建档案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建设电子档案数据保全系统监管平台,对电子档案数据保存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修复,构建了互联网、局域网、政务网“三网”共存架构,实现了在线收、在线管、在线存的高效管理模式。

以“用”为本,赋能社会发展

德州市城建档案馆以“用”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便捷、高效的智能化应用场景。通过构建全市城建档案馆际之间的内部信息交流通道,实现了档案数据的互联互通、互查互用。同时,开发线上对外服务端口,社会公众可通过全省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等平台查询档案,极大提升了档案利用的便捷性。此外,德州市还建立了地下管线数据动态化更新长效机制,每年节约财政资金200余万元,彻底解决了地下管线数据更新滞后的问题。目前,德州市正在推进基于城建档案数据化转型的语言模型构建项目研究,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

会上,德州市城建档案馆的创新经验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德州市城建档案馆张磊同志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优秀地市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城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