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暖城观察 | 一社区一方法!看鄂尔多斯这里如何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4:16:00    


就业是民生的根本保障,是托起群众“稳稳幸福”的基石。鄂托克旗棋盘井镇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完善社区服务,助力家门口就业”的指示精神,谋深做实“六个行动”,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化就业促进新模式,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金针银缕”绣娘分级制

激活“家门口”就业链


近日,鄂托克旗棋盘井镇乌珠尔社区携手鄂托克旗妇女联合会和棋盘井镇妇女联合会成立了“向阳花爱心手工坊·非遗盘扣妇女再就业培训班”


在棋盘井镇乌珠尔社区,资深手工艺老师正在进行盘扣制作示范,一对一教学,耐心给学员讲解每一个步骤,确保学员能快速上手。在学员们的巧手下,蝴蝶扣、生肖扣等各类蕴含美好寓意的盘扣作品争奇斗艳,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融入了现代气息,让人赏心悦目。此次培训为期5天,吸引了当地30余名待业妇女报名参加。


乌珠尔社区综合考量学员技能水平,将绣娘划分为金针、银缕、铜锦三个等级,并进行合理派单,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代卖,充分激发绣娘的工作热情。社区通过“技能培训+产品孵化+市场对接”模式,后续将不定期开展中级提升班和高级拔尖班,通过持续性的技能培训,为辖区妇女搭建稳固的学习提升平台,助力她们在手工制作领域不断深耕,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家门口”就业。


巾帼赋能织锦绣

巧手钩织促就业


近日,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祺祥社区倾心打造“祥锦钩艺阁”工作室,以传统手工艺为纽带,通过系统培训、资源共享,让辖区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培训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钩织活动正在上演。钩织老师从挑选线材的门道、起针的精细手法,到缝合技巧进行一一示范,深入浅出地讲解,帮助零基础学员快速入门。在掌握基础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钩针、线材上手实操。毛线在指尖缠绕,一会儿工夫,一朵朵娇艳欲滴、栩栩如生的“花朵”就在居民手中绽放,大家用手中的针线,织出了温馨与爱意,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祺祥社区创新打造“党支部+公司(集体经济)+灵活就业工坊”模式,通过对项目前期调研,钩织产品的制作、回收渠道等工作的试行,截至目前,已培养固定从事钩织妇女6人,带动灵活就业妇女37人,累计接单量431单,帮助更多妇女实现了上班顾家两不误,在“家门口就业,为社区文化建设增添了新活力。下一步,祺祥社区将融入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开放文创产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妇女在巧手织就美好生活的同时,凝聚社区互助共富的温暖力量。


精准服务促就业


连日来,棋盘井镇固业社区开展“心系就业,情牵民生”入户走访活动,为居民提供就业咨询与规范化就业服务宣传,让更多的居民群众拥有一技之长。


家住棋盘井镇固业社区金鼎小区的居民王世娥由于长期在家悉心照顾三个孩子,一直未外出工作。固业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她家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及时向她宣传了就业创业政策,以及职业技能免费培训班开设的相关课程,为她今后的就业方向提供了选择,将温暖送到她心坎上。家住棋盘井镇固业社区新世纪小区的居民白小红同样面临就业的难题,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她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她自主创业,并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助力她实现创业梦想。


近期以来,棋盘井镇依托各社区的集体经济公司,加速推进社区微工厂特色小作坊,以及灵活就业车间的建设工作,构建起从需求摸排技能培训,到订单对接跟踪服务的闭环管理模式,切实有效地破解了待业妇女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难题。通过一系列努力,累计带动棋盘井镇200余名待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她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有稳定收入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燕 王艳

编辑:郭娜

校对:吴卓群 张夏青
审核:杨阳
终审: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