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古代用什么传递敌情 ?你知道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08 17:24:25    

在古代,烽火台如何传递军情?并不只是放放狼烟!

唐代诗人杜甫有首著名的短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离乱忧国思亲诗。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是为唐肃宗。杜甫闻讯,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次年(公元756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诗中的“烽火”,是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古时边防传递军情报的烟火,就是由烽火台来完成的。那么,在古代,烽火台是如何传递军情的呢?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烽火台的狼烟,是虽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所以,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

烽火台建在边境线上,或五里,或十里一座,距离不一,根据地形,以形影相见为准。“唐法,凡边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峰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围筑城障(《武经总要》)。”

每座烽火台派有数名士卒专司管理。一旦某个烽火台发现敌情,就立即以烽火向邻台报警,这样烽烽相传,一座接一座地用烽火为信号,一直传递到边郡守军,根据烽火所表示的敌情,立即派兵抵抗。

古时的烽火,就相当于后来的旗语,敌情不同,烽火亦有变。《墨子·号令篇》:“望见寇举一棰,入境举二棰,押廓举三棰,入廓举四棰,狎城举五棰,夜以火皆如此。”此处棰即指柴笼,也即烽。

而宋人编撰的《武经总要》中则称,“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番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

古代烽火台报警信号大约有六种,即:烽、表、烟、苣、积薪和鼓。其使用方法,历来说法不一,约而言之,烽、表、烟为白天使用的信号。“烽”用“兜零”(兜笼),将柴草装填其中,悬挂在桔槔(似近代的吊杆)顶端,平时低垂;发现敌情,立即点燃生烟并悬杆高举,以烟报警。“表”以布为之,红白二色相间,十分醒目,白昼用以悬拄示警。“烟”除举烽生烟外,还可以通过燃烧堆放在一起的柴草产生,有些地区则用狼粪或牛粪,狼粪最佳,燃烧后其烟直耸易见,微风吹之不斜,唐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孤烟直”即指狼烟。积薪,即堆成一堆的柴草,又称“燧”, 点燃后有烟有火,可昼夜兼用,但因其耗柴多,故多用于夜晚。

汉唐两代,烽火台规模最为庞大,沿边联络,延绵相接,各有统辖,自成系统。由于烽火吧处于最前线,对驻防者的遴选也很谨慎,“凡置烽火,置帅一个,副一人。每烽置子九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谨信有家口者”才可充当副帅之任,一是诚信,二是有家属被官府掌控,如有失职渎职行为,家属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汉唐两代,烽火台规模最为庞大,沿边联络,延绵相接,各有统辖,自成系统。自宋代将火药用于军事之后,就逐步采用点“炮”或放“铳”来报信,并辅之以放火、悬灯与举旗,“烽烟”逐步被取代。放炮扯旗也是有着很强的情报信息的:“一炮青旗贼在东,南方连炮旗色红,白旗三炮贼西至,四炮玄旗北路逢。”这种放炮报警法的传递速度比过去的点烟法要快得多,一昼夜可达七千余里。 明清时期,烽燧制度仍然使用,但已不如前代重要,而且又有了若干变化。

明代最重视烽燧建设的是镇守蓟门的名将戚继光,他在长城之上修建了若干作为碉堡使用的墩台,“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造成“二千里声势联结”的雄姿(《明史·戚继光传》)。这些墩台,本身就有烽火台的作用,同时又修建下一批专门用作通讯报警之用的墩台,每墩中只驻兵五人,“凡遇敌马所向之处,该数举烽,左右分传,计蓟镇边墙,延袤曲折二千余里,不过三个时辰可遍”(《练兵实纪》卷六)。

如果烽火出现异常,古人也制定了安全防范预案,信号不能及时发出,就需要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其一,信号不能如期发出(如柴草被雨淋湿不能点燃,或风沙晦日无法示警),或信号虽已发出,而前锋没有响应等,就必须派人“亟传檄告”,通知有关人员。

其二,如果在没有敌情时误发信号,必须赶快放下高悬的烽,灭掉燃起的薪火,并驰报都尉府。误发或遇警不发信号,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基三,在没有敌情的时候,为防止意外,各烽火台早晚都要举火报平安,叫“平安火”,如果到时不见“平安火”,就说明该烽火台可能有变,应立即采取行动。